行業動態
業務大廳取號自助機功能需求:
1.業務取號
在業務大廳通過取號自助機進行人臉識別,比對判定身份后進行取號,能夠通過接口與現有業務數據進行對接,判定駕駛證或機動車狀態能夠受理相應的業務時方可取號。
2.智能叫號
窗口工作人員根據自己工號及密碼登錄叫號客戶端,叫號可以有兩種模式,一種通過人工點擊叫號按鈕進行叫號,另一種若存在尚未受理的號碼,系統將號碼自動推送空閑的業務窗口,同時受理電腦也進行語音提示某某號進行受理,方便窗口工作人員核對。客戶端具有復呼、暫停服務、業務跳過等功能,并實時顯示受理人數及待辦人數。
3.語音播報
通過語音播報客戶端程序,獲取語音播報隊列,對接大廳現有的功放和喇叭,在客戶端叫號的同時進行語音提示,若業務窗口受理客戶端點擊呼叫按鈕,語音重復提示一遍,并能夠通過英語播報外管業務號。
4.LED屏同步顯示引導
各業務窗口頂端安裝LED引導屏,在默認情況下顯示窗口號及當前窗口所受理的業務類型名稱,一旦窗口叫到號之后,通過后臺程序同步發送引導信息,提示業務申請人前來辦理業務。
5.一機雙屏與服務評價
受理客戶端可以通過前臺通的外屏展示辦理人員的工號、姓名及服務星級等信息,在業務受理完成之后,業務申請人可以通過外屏鼠標進行服務評價,將評價信息保存在服務器。并且,外屏可以同步顯示內屏的截圖,由申請人確認,并具有實時同步內屏的功能。
6.查詢分析
系統能夠根據業務時間、業務類型、窗口號、受理人員等查詢條件進行查詢,可以分權限進行查詢,一般受理人員只能夠查詢本人受理的業務數量,而管理人員可查詢本部門或整個單位的業務受理情況。
7.數據統計
能夠根據業務部門、窗口號、受理人員、評價結果等檢索條件形成有價值的報表,供領導進行業務決策或調整,同時可以對業務受理人員進行業績考核。
8.系統管理
系統有參數管理和業務管理,參數管理包括業務窗戶IP管理、人員管理、單位管理、叫號模式、業務類型等基礎參數設置,業務管理可以實時監控各受理窗口的工作狀況信息。
(一) 業務流程設計
1.取號端
業務申請人至大廳之后,根據取號機的提示進行取號,首先讀取身份證號碼,選擇機動車或者駕駛證業務及對應的業務類型后,系統提示次業務所需的資料項,確認后進行取號,一張身份證只允許當前有一個在辦業務。取號時,通過人臉比對判定是否本人,取號完成之后,申請人在等待區等待叫號。
2.叫號端
窗口受理人員通過客戶端,輸入用戶名及密碼進行登錄,登錄后若系統采用的手工叫號模式,則手動點擊叫號按鈕進行叫號,若采用自動叫號模式,登錄之后,系統會直接根據業務窗口空閑狀態,自動推送一個號碼至業務受理窗口。
業務受理窗口叫到號之后,通過語音播報叫號信息,導航屏及LED屏同步顯示叫號信息。待申請人至業務窗口受理業務時,受理人員點擊歡迎光臨,前臺通同時顯示叫號信息,并且可以截取屏幕部分信息發送至外屏顯示,由申請人進行確認,如聯系地址、手機號碼等。
業務受理完成之后,受理人員點擊服務評價,外屏顯示滿意、基本滿意、不滿意三個選項,由申請人進行評價,評價完成之后進行下一筆業務的受理。
材料清單:
序號 |
名稱 |
數量 |
說 明 |
||
1 |
LED顯示屏及相關設備 |
30 |
LDE顯示屏利舊。但需要更換顯示屏控制卡(每個LED屏1個獨立的IP地址) |
||
一臺公安網電腦(利舊,用于向LED屏收發送信息) |
|||||
2 |
自助取號機 |
2 |
群眾自助取號,獨立柜式觸控一體機,集成80mm熱敏打印機、二代證讀卡器、二維碼掃描器、前置高清攝像頭,i3/ 4G內存,固態硬盤60GB(WIN7 32位純凈版) |
||
人臉識別密鑰及軟件 |
|||||
3 |
液晶顯示器 |
3 |
55寸以上液晶顯示器,顯示排隊叫號信息 |
||
安裝支架(含人工安裝費用) |
|||||
安卓主機通過HDMI連接電視機 |
|||||
4 |
人工取號設備 |
1 |
臺式計算機(四核i3-10100 8G 1TB機械 核顯 主機+23英寸IPS屏) |
||
二代證讀卡器 |
|||||
80mm熱敏打印機 |
|||||
5 |
大廳擴音系統 |
1 |
語音播報推送,定制款 |
||
功放、喇叭等設備(利舊) |
|||||
6 |
軟件系統 |
1 |
排隊叫號、人臉識別取號、一機雙屏、服務評價等 |
||
8 |
網絡交換機 |
2 |
H3C 24口全千兆 |
||
9 |
外屏鼠標 |
30 |
|
||
10 |
網絡線、及輔材 |
若干 |
超五類網絡線、接線板、電線、RJ45頭等 |
||
11 |
安裝調試費 |
1 |
每個窗口LED屏更換控制卡、布線、調試等 |
||
注:1、排隊叫號系統除了實現車管所現有的叫號系統功能外,還需實現刷身份證人臉識別通過后才能取號的功能;2、服務器需使用我局科信大隊分配的虛擬服務器;3、該系統必須接入并保證公安網信息安全。 |
|
|